【一周資訊局】砂石建材行業19省出動!破除行政性壟斷
- 字號 + -

了解行業信息
聚焦市場動態
一周資訊,盡在掌握
行業熱議
19省出動!破除行政性壟斷
近日,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執法稽查工作會議暨2023民生領域“鐵拳”行動部署會上,市場監管總局明確2023年重點任務是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。
2023年將聚焦嚴重排除限制競爭的民生領域突出問題,重點突擊建材等領域固定價格、限制產量、分割市場等壟斷協議行為,以及交通運輸、工程建設、政府采購、招投標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涉及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行為。
值得注意的是,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廣西、北京、浙江、湖北、重慶、安徽、山東、新疆、江西等19省已展開新一輪反壟斷行動。
砂石運輸大變革!五部門聯合印發《方案》
為深入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優化,進一步發揮水路、鐵路運輸比較優勢和綜合運輸組合效率,推動沿海和內河港口集裝箱、大宗貨物等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。交通運輸部、自然資源部、海關總署、國家鐵路局、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,聯合印發《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。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。《行動方案》明確,到2025年,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,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%左右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、長三角地區、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、鐵路、封閉式皮帶廊道、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%,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。據悉,隨著《方案》的落地,以砂石等建材為代表的大宗貨物運輸方式將優化調整,運輸成本將顯著下降,運輸半徑明顯擴大,砂石“短腿”屬性發生改變。砂石運輸費用一直以來成為影響砂石利潤的重要方面。此前受到疫情及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,砂石行業可謂“深受其苦”,而采用“公鐵水”多式聯運的方式一方面會極大地降低砂石運輸成本,另一方面也會擴大砂石產地的市場銷售輻射范圍,此外,還能很大程度上解決砂石運輸過程中的“污染”問題,可謂是一舉三得!
國內資訊
總金額約4662億,2月基建重大項目中標同比增長69%
據基建通大數據統計,2023年2月基建重大項目中標約244項,總金額約4662億,同比增長69%。公路大項目中標金額最高,約47個大項目,總計1553億。其中,全國共有22個50億+公路項目公示中標情況。據悉,2023年開年以來,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節節上升,2月為60.2%,比上月上升3.8個百分點,基建中標情況好于去年同期。隨著中標項目的落地,作為基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砂石,或將迎來進一步增長!
全國人大代表顧博:繼續加大智能化礦山建設政策支持力度
他根據一線崗位多年的經驗,認為礦山智能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:
一是對于不具備條件的中、小型礦井技術改造智能化裝備升級,是一筆很大的資金投入,受投入資金限制,智能化、自動化建設推廣緩慢。
二是礦山行業缺乏專業的維修和操作技能人才,設備一旦發生故障,礦上員工無法處理,需要廠家處理恢復,處理恢復時間長影響生產,導致智能化、自動化裝備的推廣緩慢。
三是缺少行業統一標準,不同廠家、不同設備,不同系統之間兼容性差,不能數據共享與協同控制。
為此,顧博建議:
一是研究完善建設智能化礦山稅收優惠政策,對智能化礦山建設的礦井實行一定的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,鼓勵企業建設數值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礦山建設,實現減人提效、節能降耗、綠色低碳、安全生產高質量發展。
二是完善統一行業標準,使不同廠家、不同設備,不同系統之間,能夠數據共享,相互聯動、相互支持、協同控制。
三是企業根據自身經營情況,堅持“因地制宜、積極穩妥、注重實效、量力而行”的原則,不盲目、不扎堆,打好智能化技術改造基礎。
四是完善人才培養政策,加快自動化、智能化人才培養與儲備,或是廠企聯合,自動化設備廠家提供技術保障,開展員工自動化設備維修、相關技能、使用注意事項等培訓。
五是加大智能化和各類傳感器設備生產企業的扶持政策,適當減稅,鼓勵企業技術創新,突破技術瓶頸,制造出更加可靠、穩定、智能化的設備。
國際資訊
商務部聯合16部門出臺支持邊/跨境經濟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
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加強邊疆地區建設,推進興邊富民、穩邊固邊,經國務院同意,商務部聯合中央編辦、外交部、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印發《關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邊(跨)境經濟合作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》。
《通知》立足新發展階段,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,著力推動邊(跨)合區高質量發展,優化頂層設計,促進改革系統集成、協同高效,明確了5類15方面政策舉措。一是完善功能布局,包括研究推動新設和擴區調區、加強與口岸及相關開放平臺聯動等。二是拓展國際合作,包括暢通跨境物流和資金流、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、支持地方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等。三是支持產業創新發展,包括做強做優邊境貿易、延伸完善沿邊特色產業鏈供應鏈、加大對承接產業轉移的支持力度、前瞻布局中高端產業和新興業態等。四是優化要素供給,包括統籌各類財政資源支持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、優化用地和用能管理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。五是完善體制機制,包括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、優化管理體制等。
※資訊素材來源于環球破碎機網、中國砂石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