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周資訊局】砂石企業用地注意!自然資源部發布最新版《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》
- 字號 + -
了解行業信息
聚焦市場動態
一周資訊,盡在掌握
行業熱議
砂石企業用地注意!
自然資源部發布《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》
日前,自然資源部發布新修訂的《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》,新修訂的《控制指標》從規范性指標和推薦性指標兩方面引導工業用地節約集約,新建、改建、擴建工業項目均要嚴格執行。對不符合《控制指標》要求的工業項目,要按規定核減項目用地面積或不予供地。
新修訂的《控制指標》重點對工業項目31個行業用地涉及的“容積率”“建筑系數”“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占比重”等關鍵性指標進行了修訂?!犊刂浦笜恕访鞔_,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容積率指標控制值≥0.8;建筑系數指標控制值≥40%,砂石企業應該重點關注!
國家礦山安監局:降低成本,加快推動智能化礦山建設!
6月26日,國家礦山安監局《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》(以下簡稱《規范》)發布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召開。會議強調,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以科技減人、安全高效為目標,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,加強組織領導、狠抓落實、補齊短板,加快推動礦山智能化建設高質量發展。
該《規范》共分為6大部分,40項規范,主要包括基礎共性、數據編碼、數據采集、數據治理、數據安全和數據應用等內容,將有效解決礦山、裝備和通信企業面臨的數據編碼不統一、通信接口不兼容、傳輸協議不開放、系統集成難度大、智能化建設成本高等突出問題,打通“數據孤島”,破除“信息煙囪”,推動智能化礦山各類數據的互聯互通、集中集成,為實現過程可視可控、安全可防可測、要素可調可配的礦山高水平智能化奠定了基礎。
國內資訊
廣東年開采1100萬方海砂出讓項目取得新進展
6月27日,廣東省茂名市自然資源局對電白區放雞島西南側海域CB22-01礦區回填用海砂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進行公示。該海砂開采項目保有原礦資源量(含泥)為3837.35萬方,保有回填用海砂資源量3084.51萬方,生產原礦礦石量1100萬方/年。服務年限3年(生產期2.76年),2023年4月至6月為準備期,2023年6月至2026年3月為生產期。出讓收益評估值為92554.07億元(約9.3億元)。
據統計,今年以來,廣東擬對16宗海砂礦進行出讓,目前皆處在環評階段。其中,珠海3宗,資源儲量尚未明確;汕頭6宗,資源儲量約1.36億方;湛江6宗,資源儲量約4780萬方;茂名1宗,資源儲量約3900萬方。經計算,這16宗海砂礦資源儲量已超2.2億方。
九江德安:到2025年,規劃砂石年產能超6000萬噸!
近日,九江德安縣發布關于調整《德安縣機制砂石產業規劃布局方案》的通知(征求意見稿)。其中指出,到2025年,德安縣機制砂石年產能達到6000萬噸以上,其中機制石4400萬噸以上,機制砂1500萬噸以上;年產能1000萬噸及以上機制石企業1家;年產100萬噸及以上機制砂企業7家。利用尾礦、廢石、建筑垃圾等生產的機制砂石占比明顯提高。萬噸產品能耗(不含礦山開采和污水處理)要求:以石灰石等軟巖為原料的不高于10噸標煤,以花崗巖等中硬巖為原料的不高于13噸標煤。礦山建設、生產要符合DZ/T36《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》。積極培育智能化、綠色化、質量高、管理好的機制砂石企業。全縣基本形成布局合理、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機制砂石供應保障體系。
國際資訊
新西蘭將對海底采礦進行評估
近日,新西蘭政府宣布,將對海底采礦的風險和收益、以及是否進行國內監管進行評估。環境部長戴維·帕克表示對此進行評估將有助于新西蘭在這個問題上掌握發言權。帕克在聲明中稱,“應當重視海底采礦帶來的環境影響,及其在新西蘭脫碳經濟轉型中的可能作用”。
海底采礦在新西蘭是允許的,但必須得到環保署的批準。去年10月,新西蘭支持有條件地暫停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地區的海底采礦。帕克稱,“新西蘭的國際地位不需要政府改變在海底采礦方面的立場。但是既然已經支持有條件暫停海底采礦,這需要盡快檢查我們自己的監管體系”。